大王。人天福報譬如疾風無有住時。如水中月。凡夫五欲無足醉於境界。樂求人天福報。凡夫人數受地獄苦。畜生苦。餓鬼苦。人中愛別離苦。天上退還苦。數數入胎苦。更相殘害苦。凡夫如是展轉受苦。所以者何。無善知識不發正願故。亦不能求。未及謂及。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如是無明凡夫不知厭足。不肯發菩提心。所可滅眾苦。於生死中不厭不憂。於中數數受苦。
大王。思惟生死苦器。是故大王汝今於佛法中已種善根作諸福德。於三寶中已得信喜。施與世尊大富果報。奉持戒者生天果報。有所聞法大智慧果報。
大王。汝設邪見若已竟汝今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王曰。止。婆羅門。我不求菩提樂住生死。婆羅門。我已布施持戒聽法。婆羅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為難得。
海濟婆羅門復作是言。大王。菩提道淨應至意發願淨心滿足。是道清淨故。意淨故。
是道正直。以不諂故。是道極淨。諸結盡故。
是道寬博。無障礙故。是道等度。以等心故。
是道無畏。以不作諸惡故。是道大富。以檀波羅蜜故。
是道最尊。以尸波羅蜜故。是道無辱。以羼提波羅蜜故。
是道無住。以毘梨耶波羅蜜故。是道閑靜。以禪波羅蜜故。
是道善釋。以般若波羅蜜故。是道得實智。以大慈故。
是道得不退轉。以大悲故。是道得踊躍。以大喜故。
是道堅固。以大捨故。是道無坑坎刺棘。無喜欲誑想故。
是道至安隱。心無壞故。是道無劫奪。善解色聲香味觸故。
是道除魔怨敵。善解陰界入故。是道無魔。滅諸結故。
是道得妙心。無聲聞辟支佛念故。是道興盛。受諸佛力故。
是道至大寶。應一切種智寶故。是道一切露現。阿僧祇智明故。
是道明導師。所行不離善知識故。是道無高下。無憎愛故。
是道無塵穢。不喜瞋濁故。是道善逝。無諸不善故。
大王。彼菩提道趣安隱盡涅槃際。大王。可發菩提心。
王曰。婆羅門。是八萬歲世人中如來出現。猶尚不能滅諸惡趣。其有眾生善根熟者。彼眾生皆住於果。有得三昧陀羅尼忍辱者。菩薩善根純熟彼授菩提記。有少種善根者。彼受人天福。眾生各各輪轉隨善惡行有處。
佛說。若一切眾生不種善根苦不滅。唯佛身是福田。然不能度脫未種善根者。我當發菩提心。我行菩薩行時。以大智入不可思議陀羅尼法門。度眾生佛事。然不以此不淨土迴向菩提心。
設我得如意佛土。我當發菩提心。乃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我爾所時行菩薩行。滅佛土中一切眾生苦。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入見莊嚴三昧。現如是神通。寶藏如來入現莊嚴三昧已。應時現如是光明。於十方各千佛土微塵數世界現一切莊嚴。有諸佛世尊已入涅槃。有欲入涅槃。有菩薩摩訶薩菩提樹下坐降魔官屬。有成佛未久而轉法輪。有久成佛說法。有純菩薩充滿佛土。有國土乃至無聲聞辟支佛名。有處有聲聞辟支佛。有國土空無佛菩薩。亦無聲聞辟支佛。有不淨佛土五濁出時。有淨佛土無有五濁。有尊有卑。有長壽有短壽。有佛土火災起。有水災起。有風災起。有處已壞。有處始成。妙光照彼一切悉現。
爾時大眾普見彼諸佛土國界莊嚴。
爾時海濟婆羅門語王言。汝今但觀佛土莊嚴。大王。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可取隨意佛土。
善男子。爾時離諍王向寶藏如來。叉手合掌而白佛。唯世尊。菩薩摩訶薩以何行業取淨佛土。以何不淨意眾生。以何取長壽。
佛言。大王。菩薩摩訶薩以願取淨佛土無五濁。亦以願取不淨。
王曰。唯世尊。我還入城一處靜坐思惟所願。如我所應佛土無有五濁淨行迴向。
佛言。大王。今正是時。
善男子。爾時離諍王頂禮世尊足并比丘僧。遶佛三匝而去。還來入城至其宮殿。獨坐一處三昧思惟佛土莊嚴誓願。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語太子不眴言。善男子。汝亦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所有三福地布施持戒修定。所修善行一切迴向菩提。
彼曰。我亦還家獨坐一處思惟莊嚴佛土願。我若發菩提心。更來如來所迴向菩提心。取莊嚴佛土。
時彼王子頂禮佛足并比丘僧。遶佛三匝還於己舍。獨坐一處如是思惟莊嚴佛土願。
善男子。爾時國大師海濟婆羅門語第二子尼摸作如是言。汝童子。亦可發菩提心。乃至王諸子勸發菩提。八萬四千諸小王并餘九十二億人勸發菩提心。
彼一切皆作是言。我等亦各各歸家。獨坐一處思惟莊嚴佛土願。
彼一切如是七年中各坐三昧無惱亂心。思惟莊嚴佛土願。
善男子。海濟婆羅門於餘時心生是念。我勸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我請佛及無量比丘僧。七年供養一切所須。設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滿如願必成。我當勸化天阿修羅乾闥婆龍夜叉羅剎鳩槃茶等以大施會。
善男子。爾時國大師海濟婆羅門思見毘沙門大王。
善男子。爾時毘沙門大王與多百千夜叉圍遶侍從。俱夜詣海濟婆羅門所。於其前住作如是言。婆羅門。何故思我耶。
婆羅門言。汝為是誰。
彼曰。婆羅門。汝不聞乎有夜叉主名。毘沙門。我身是也。婆羅門。欲使我作何等。
婆羅門曰。大王。汝亦應助是大施會。
彼曰。唯然婆羅門。如汝所思。
大王。汝以我語勸諸夜叉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化汝等夜叉樂求福德者。樂求菩提者。可日日往海彼岸取此岸牛頭栴檀香來。復取種種塗香。種種雜華。日日給我供養世尊。
唯然婆羅門。毘沙門大王聞婆羅門語已還本住處。擊鼓集諸夜叉羅剎作如是言。汝等當知是閻浮提有婆羅門名曰。海濟。是離諍王國之大師。彼請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及比丘僧。俱七年供養一切所須。汝等於彼善根隨喜。以是善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於爾時多億那由他百千夜叉羅剎叉手合掌作如是言。如海濟婆羅門福德善業。請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及無量比丘僧。七年供養一切所須。如是彼福德業我等隨喜。以是善根願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毘沙門大王曰。諸賢善聽。汝等樂求菩提者。樂求福德者。日日可往海彼岸取海此岸牛頭栴檀香來給海濟婆羅門。為如來設食并比丘僧。
九萬二千夜叉同聲唱言。我等大士於此七年。當取海此岸牛頭栴檀香來。以給海濟婆羅門。為如來設供并比丘僧。
四萬六千夜叉作如是言。我等取種種香來。
五萬二千夜叉作如是言。我取種種華來。
二萬夜叉作如是言。我等當取種種諸味之精來。著如來比丘僧眾食飲之中。
七萬夜叉作如是言。我等大士。為世尊造作飯食并比丘僧。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思念欲見毘留勒迦大王。即時毘留勒迦大王詣海濟婆羅門所。乃至多億那由他百千鳩槃茶。勤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毘留波叉。提陀羅吒。與多億那由他百千龍乾闥婆。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思念二四天下護世。彼以佛威神至婆羅門所。婆羅門亦以如是勸化已。各還本處勸其眷屬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切三千大千佛土。百億毘沙門。與其眷屬勸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百億毘留勒迦。百億毘留波叉。百億提陀羅吒。與其眷屬俱勸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心生是念。若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必成所願心果。我當分此大耶若福與彼欲界諸天。勸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以是善根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天帝釋今應來現。須夜摩天子。刪兜率陀天子。化樂天子。他化自在天子悉應來現。
善男子海濟婆羅門適發念已。釋提桓因來現在前及須夜摩天子。刪兜率陀天子。化樂天子。他化自在天子來現在前。
婆羅門問曰。汝等是誰。
彼五天王。各各自說名字已作如是言。汝婆羅門欲使我等何所施作。欲使我等於此大施何所供給。
婆羅門曰。汝等天上所有最妙寶臺寶樹。若劫波樹。若香樹。若華樹。若果樹。天衣天座天眾敷具。天諸寶器。天莊挍。天蓋幢幡瓔珞伎樂。如是等一切盡為佛及僧。嚴飾此閻披羅園。
唯然大士。彼五天王從婆羅門所聞是語已各還天上。告鞞宅居天子。曠野天子。畢天子。居藍披天子。難陀天子作如是言。汝等大士。至閻浮提閻披羅園。以如是莊挍。以如是嚴飾。以如是瓔珞。以如是座。以如是敷具以為莊嚴。如天嚴飾等無有異。又為世尊造立寶臺如眾寶嚴臺。
對曰。唯然。
彼五天子於五天王所聞已至閻浮提竟夜。如是一切莊嚴閻披羅園。從寶樹乃至幢幡以為莊嚴。又為世尊造立寶臺。如釋提桓因眾寶嚴臺。一切莊挍閻披羅園如天莊嚴。作已還至天上白諸天王。
大士當知。如此天上莊挍。閻浮提閻披羅園莊挍。一切瓔珞亦如是。又為世尊造立寶臺。如釋提桓因眾寶嚴臺。天上閻浮提閻披羅園等無有異。
彼時五天王帝釋須夜摩刪兜率陀化樂他化天主來至閻浮提。語海濟婆羅門言。為世尊及比丘僧莊挍園已復何所為。
爾時海濟婆羅門語諸天王作如是言。汝等天王。所主領處普集天眾。以我語而告之言。閻浮提有婆羅門名。海濟。彼請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并無量比丘僧。七年供養一切所須。汝等於彼福業應當隨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應下閻浮提奉覲世尊恭敬親近并比丘僧。於世尊所聽微妙法。
彼五天王聞婆羅門語已各還本處。時釋提桓因集三十三天以海濟婆羅門語。勸化而告之言。汝等大士當知閻浮提離諍王有大師婆羅門名曰。海濟。請寶藏如來及無量比丘僧。七年供養一切所須。我等為佛僧莊挍園已。汝等於彼善根應當隨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於爾時多億那由他百千三十三天。叉手合掌而說是言。我等於福業隨喜。以隨喜福業盡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須夜摩天子集須夜天。略說。刪兜率陀化自在他化自在天子。集他化自在天。乃至多無數億那由他百千天子。叉手合掌而說是言。我等於彼善根隨喜。以是善根我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汝等大士。應下閻浮提奉覲世尊。恭敬親近聽受妙法并比丘僧。
時五天王即夜一一天王與天子天女及童男女多億那由他百千圍遶俱下閻浮提。頭面禮世尊足并比丘僧。於世尊所聽受法。晝則空中雨眾天華。優鉢羅。鉢曇摩。俱物頭。分陀利伽。須摩那。波利師迦阿提目多伽。瞻匐伽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并作天樂。
復次善男子。海濟婆羅門心生是念。若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滿所願必成。我當以菩提勸阿修羅。
善男子適發心已。五阿修羅王來詣海濟婆羅門所。乃至多億那由他百千阿修羅男女大小。以婆羅門語勸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來至佛所而聽受法。略說。
婆羅門如是思念魔王。即時魔王名。佛樓那。來至婆羅門所。乃至無數億那由他百千魔子魔女大小。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聽法。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思念螺髻大梵。螺髻大梵亦來至婆羅門所。聞已還梵天上。乃至多億那由他百千梵天。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上來下至世尊所。恭敬親近比丘僧而聽受法。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思念二四天下帝釋。思念須夜摩刪兜率陀化樂他化天子。彼五天王亦以佛威神來至婆羅門所。婆羅門如是約敕彼各還去。以婆羅門語勸眷屬以菩提。如是多億那由他百千三十三天子天女。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及帝釋來此四天下恭敬親近世尊并比丘僧而聽受法。如是須夜摩刪兜率陀化自在。如是他化天子勸發他化自在天以菩提。多億那由他百千他化自在天子天女大小。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來此四天下。恭敬親近世尊并比丘僧而聽受法。
如是二四天下。阿修羅魔及大梵。如是三四天下。如是四四天下。如是五四天下。帝釋須夜摩刪兜率陀他化。阿修羅魔及大梵。以佛威神故。與眷屬俱來此四天下而聽受法。乃至三千大千佛土。百億帝釋。百億須夜摩。百億刪兜率陀。百億化自在。百億他化自在天子。百億阿修羅王。百億魔。百億大梵。一一大梵。勸無數億那由他百千梵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以世尊威神。一切來此四天下。恭敬親近世尊并比丘僧而聽受法。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地無如毫髮空不周者。
善男子。爾時海濟婆羅門而生是念。若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得滿者。如百億毘沙門乃至百億大梵悉皆隨我者。應現如是大神通。令遍三千大千世界人及畜生餓鬼地獄。一切苦受得息樂受得生。一一眾生化佛在前。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知海濟婆羅門心所念。即入三昧名。鉢羅名婆。入已一一毛孔放過數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妙光普遍。其光明至地獄者。令寒地獄眾生煖風來吹。有眾生舉身火然冷風來吹彼諸地獄眾生飢渴困乏。苦受即滅極得樂受。一一地獄眾生化佛在前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彼地獄眾生受喜樂已而生是念。以何因緣。我等苦滅樂受得生。彼見世尊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見已作是言。蒙是具足大悲之恩得受樂受。
倍極歡喜善心生焉瞻仰世尊。世尊告曰。咄汝眾生當作是言。南無佛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等眾生更不受苦常得受樂。
彼作是言。南無佛陀。我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善根願罪業永滅。於中有命終者生此人間。於地獄眾生火所燒者光明至已。冷風來吹彼一切飢渴困乏苦痛即滅。乃至於中命終來生人間。畜生餓鬼及人亦如是說。彼光還來繞佛三匝從頂上入。過數天人夜叉羅剎龍阿修羅。得不退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過數眾生得三昧忍辱陀羅尼。於此閻浮提人間安詶羅城王之住處閻披羅園。諸天為佛及僧以天莊嚴已彼生是念。我等宜應往觀奉覲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敬瞻聖眾。於如來所聽受正法。
當於爾時無數億那由他百千男女長幼日往見世尊恭敬親近并比丘僧周遍觀園。彼園有二萬七寶門。一一門側敷五百寶牀。五百童子各坐其上來入園者。彼諸童子誨以三歸依佛法聖眾。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令住其中然後乃聽入園。見佛及僧恭敬親近周遍觀園。
善男子。爾時國大師海濟婆羅門於七年中勸過數諸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住其中。過數龍阿修羅夜叉羅剎鳩槃茶乾闥婆飢鬼毘舍遮及地獄過數人。盡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住其中。過數眾生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住其中。
彼七年將欲盡時海濟婆羅門。具八萬四千金輪除自然輪寶。八萬四千象挍以七寶除自然象寶。乃至八萬四千味欲以迴向。於彼七年離諍王曾無欲想瞋恚愚癡及吾我想悉皆無有。又無王想。無施想。無妻息想。無食飲想。無香花衣服想。無車乘想。無睡眠想。無樂想。無彼我想。於七年中未曾倚臥。無晝夜想。無有色聲香味觸想。於七年中未曾疲懈。常觀見十方各千佛土微塵數世界佛土莊嚴。諸須彌山不障於眼。其餘諸山鐵圍大鐵圍山障。日月障。天宮殿悉無障礙。如彼所見莊嚴佛土。彼思惟莊嚴淨佛土願如離諍王。以如是德樂住七年。如是見莊嚴佛土。彼坐思惟莊嚴淨佛土願。
王子不眴。尼摸。因陀羅伽盧乃至彼王千子。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并餘九十二億眾生亦復如是。彼一切於七年中獨坐一處而入三昧。見十方各千佛土微塵數世界。彼亦於七年中不生欲想。無瞋恚想乃至無疲懈處。常普見十方各千佛土微塵數佛國莊嚴。
彼須彌山不障於眼。其餘諸山鐵圍大鐵圍山障。日月天諸宮殿悉無所礙。如彼所見莊嚴佛土。思惟莊嚴淨佛土願。彼一切以如是功德快樂於七年住。有思惟莊嚴淨佛土願有取不淨佛土。
爾時海濟婆羅門知七年竟。欲以七寶迴施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叉手合掌白言。世尊。我勸離諍王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自還家獨坐一處而入三昧。無敢入者無人能覺。
如是彼王千子。我勸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亦如是各各還家。獨在一處而入三昧。無敢入者無人能覺。
我亦如是勸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并餘九十二億眾生。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一切各各還家。皆在一處而入三昧無能入者。
唯願世尊覺離諍王。令三昧起來至於此。彼一切我所勸化菩提者皆亦使來。彼獨坐三昧者一切使來。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不動。於世尊所得受名號國土之記。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應供正遍知入於三昧名。涅邏訶邏波帝。口出青黃赤白紅紫色光。於彼住三昧者。一切化婆羅門在前立作是言。起大士。往見世尊并比丘僧恭敬親近。
大士海濟婆羅門槃遮于色已竟七年。世尊復欲遊諸聚落。彼聞婆羅門語已一切皆起。離諍王聞是語即從座起。天於空中搥鍾擊鼓作天伎樂。時離諍王躬自乘車與千子俱及八萬四千諸小國王。餘九十二億眾生俱圍遶出城詣世尊所。至已頭面禮足并比丘僧却坐一面。離諍王與無數億眾生俱。
時海濟婆羅門語離諍王曰。大王。於此達嚫應發隨喜。大王。汝於三月供養世尊以一切所須及無數比丘僧。種種雜寶迴施及八萬四千城迴施已。以此隨喜福業。是一切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是勸王千子。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并餘多億眾生。以此隨喜福業勸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住其中。是達嚫應隨喜應迴向而說偈言。
我以是施不求釋 亦復不求梵天果 危脆不堅如疾風
況求世間人王福 心得自在妙菩提 度諸眾生無有量
此施果報極寬廣 我所願求畢令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