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布施度無極章第二

(一一)波耶王經
昔者波羅奈國王名。波耶。治國以仁。干戈廢杖楚滅。囹圄毀路無呼嗟。群生得所國豐民熾諸天歎仁。王城廣長四百里。圍千六百里。王日飯此中人皆從其願。鄰國聞其國豐熟災害消滅。與臣謀曰。彼國豐熟兆民富樂。吾欲得之往必剋矣。
臣妾僉曰。喜從王願。
即興師之仁國。仁國群臣以聞欲距之矣。仁王慘然而曰。以吾一人之身戮兆民身。愛吾一人命杌兆民之命。一口再食一身數衣與時何諍。而去春天之德取豺狼之殘乎。吾寧去一世之命不去大志。恕己安群生蓋天之仁也。
權謂臣曰。各退明日更議。
夜則踰城遁邁入山坐一樹下。有梵志來其年六十問王曰。彼仁國王萬福無恙乎。
答曰。彼王已喪命矣。
梵志聞之頓地哀慟。王問之曰。汝哀何甚重乎。
答曰。吾聞彼王仁逮群生潤如帝釋。故馳歸命。而彼凋喪吾老窮矣。
王曰。彼仁王者我則是也。鄰國王聞吾國豐熟民熾寶多。命其武士曰。得吾首者賞男女之使各千人馬千疋牛千頭金銀各千斤。今子取吾首。金冠及劍為明證之彼王所。賞重多可為傳世之資。吾心欣然也。
答曰。不仁逆道寧死不為也。
王曰。斯翁恃吾以活而令窮哉。吾今以首惠汝令汝無罪。
起稽首十方流涕誓曰。群生危者吾當安之。背真向邪者吾當令歸命三尊。今以首拔子之窮。令子無罪矣。
引劍自毀以濟彼難。梵志以首冠劍詣彼王所。王問舊臣。仁王力當千人。而為此子所獲乎。
舊臣頓首躃地。哀慟痛莫能對。更問梵志。梵志本末陳之。兆民路踊巷哭或吐血者。或息絕而尸視者。彼王逮臣武士巨細靡不噢咿。王仰天長嘆曰。吾無道哉。殘天仁子矣。
取仁王尸及首連之以金薄。其身坐著殿上。三十二年為天子。後乃立其子為王。鄰國靡不子愛之也。仁王壽終即生天上。
佛告諸比丘。仁王者我身是。鄰國王者目連是。其國群臣者今諸比丘是。
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一二)波羅奈國王經
昔者波羅奈國王太子名。迦蘭。兄弟二人父王喪身。以國相讓無適立者。兄將妻遁邁入山學道止臨江水。時他國有犯罪者。國政杌其手足截其鼻耳敗舡流之。罪人呼天相屬。道士聞之愴然。悲楚曰。彼何人哉厥困尤甚。夫弘慈恕己危命濟群生之厄者。斯大士之業矣。投身于水盪波截流。引舟著岸負之還居。勤心養護瘡愈命全。積年有四慈育無倦。妻淫無避與罪人通謀殺其婿曰。子殺之吾與子居。
罪人曰。彼賢者矣。奈何殺之。
妻辭如前。罪人曰。吾無手足不能殺也。
妻曰。子坐。吾自有計矣。詐為首疾告其婿曰。斯必山神所為也吾欲解之。明日從君以求祈福。
婿曰。大善。
明日遂行山岸高四十里。三面壁立覩者皆懼。妻曰。術法子向日立吾自祭之。
婿即向日妻佯遶之數周推落山下。山半有樹。樹葉緻厚而柔軟也。道士攀枝得立。樹果甘美食之自全。樹側有龜亦日食果。覩樹有人懼不敢往。其飢五日冒昧趣果。兩俱無害遂相摩近。道士超踊騎龜。龜驚跳下地。天神祐之兩俱無損。因還故國。弟以國讓兄。兄以恕己弘慈拯濟群生。王治其國日出布施四百里內。人車馬眾寶飯食自由。東西南北惠育如之。王功名周著十方歎德。妻以婿為死。國人無識己者。負杌婿入國。自陳結髮室家遭世衰亂身更凋殘。服天王慈惠故來乞丐。國人嘉其如斯教之曰。天王普慈育逮群生。明日當出東門布施。汝其逆之。貴汝善行賜汝必多。
明日從王乞丐。王默識之。具為群臣說妻本末。一臣曰。當燒之。一臣曰。斬之。執法大臣曰。夫罪莫大于去正入邪為悖逆之行者矣。當釘兇人著蠱女之背使長負焉。
群臣僉曰。善哉從其所好。執持之明矣。王以十善化民靡不欣戴。王逮臣民終生天上。罪人夫妻死入地獄。
佛告諸比丘。時王者我身是。罪人者調達是。妻者懷杅女子是。
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一三)薩和檀王經
昔者國王號。薩和檀。解曰。一切施也。有所求索不逆人意。布施如是。其王名字流聞八方莫不聞知。時文殊師利欲往試之。化作年少婆羅門。從異國來詣王宮門語守門者。我從遠來欲見大王。
時守門者即白如此。王甚歡喜即出奉迎如子見父。前為作禮便請令坐問訊。道人所從來耶。冒涉塗路得無疲倦。
逝心言。我在他國聞王功德故來相見。今欲乞丐。
王言。大善。所欲得者莫自疑難。今我名為一切之施。欲求何等。
婆羅門言。我不用餘。欲得王身與我作奴。及王夫人為我作婢。若能爾者便隨我去。
王甚歡悅報言。大善。今我身者定自可得願屬道人供給使令。其夫人者大國王女當往問之。
時王即入語夫人言。今有道人年少端正從遠方來。欲乞我身持用作奴。今復并欲索卿作婢。當如之何。
其夫人言。王報云何。
王言。我已許之作奴未許卿耳。
時夫人言。王為相棄獨自得。便不念度我。
是時夫人即隨王出白道人言。願得以身供道人使。
時婆羅門復語王言。審實爾不。吾今欲去。
王白道人。我生布施未曾有悔。從道人耳。
逝心曰。汝當隨我皆悉徒跣不得著履。當如奴法莫得不掩。
王與夫人皆言。唯諾。從大家教不敢違命。
時婆羅門便將奴婢涉道而去。文殊師利即以化人代其王處及夫人身。領理國事令其如故。王夫人者本大國王女。端正無雙手足柔軟。生長深宮不更寒苦。又復重身懷妊數月。步隨大家舉身皆痛。足底破傷不能復前疲極在後。
時婆羅門還顧罵言。汝今作婢當如婢法。不可以汝本時之態。
夫人長跪白言。不敢。但小疲極住止息耳。
戒言。疾來促隨我後。前到國市別賣奴婢。各與一主相去數里。時有長者買得此奴使守斯舍。諸有埋者令收其稅不得妄動。
是時婢者所屬大家夫人甚妒。晨夜令作初不懈息。其後數日時婢挽娠所生男兒。
夫人恚言。汝為婢使那得此兒。促取殺之。隨大家教即殺其兒。持行埋之往到奴所得共相見言。生一男兒今日已死。不持錢來今寧可得唐埋之不。
其奴報曰。大家甚急備聞此者罪我不小。卿促持去。更索餘處不須住此。
王與夫人雖得相見。不說勤苦各無怨心。如是言語須臾之頃恍惚如夢。王及夫人自然還在本國中宮正殿上坐如前不異。及諸群臣後宮婇女皆悉如故。所生太子亦自然活。王及夫人心內自疑何緣致此。
文殊師利在虛空中。坐七寶蓮華上現身色相讚言。善哉。今汝布施至誠如是。
王與夫人踊躍歡喜即前作禮。
文殊師利為說經法。三千剎土為大震動覆一國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王與夫人應時即得不起法忍。
佛告阿難。是時王者即我身是。時夫人者今俱夷是。時太子者今羅云是。
佛言。阿難。我宿命時布施如是。用一切人故不惜身命。至無數劫無有恨悔。無所榮冀自致正覺。
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一四)須大拏經
昔者葉波國王號曰。濕隨。其名。薩闍。治國以正黎庶無怨。王有太子名。須大拏。容儀光世慈孝難齊。四等普護言不傷人。王有一子寶之無量。太子事親同之於天。有知之來常願布施拯濟群生。令吾後世受福無窮。愚者不覩非常之變。謂之可保。有智之士照有五家。乃尚布施之士。十方諸佛緣一覺無所著尊靡不歎施為世上寶。太子遂隆普施惠逮眾生。欲得衣食者應聲惠之。金銀眾珍車馬田宅無求不與。光馨遠被四海咨嗟。父王有一白象威猛武勢躃六十象。怨國來戰象輒得勝。諸王議曰。太子賢聖無求不惠。遣梵志八人之太子所令乞白象。若能得之吾重謝子。
受命即行。著鹿皮衣履屣執瓶。肆杖遠涉歷諸郡縣千有餘里到葉波國。俱柱杖翹一腳向宮門立謂衛士曰。吾聞太子布施貧乏潤逮群生。故自遠涉乞吾所乏。
衛士即入如事表聞。太子聞之欣然馳迎。猶子覩親稽首接足慰勞之曰。所由來乎苦體如何。欲所求索以一腳住乎。
對曰。太子德光周聞八方。上達蒼天下至黃泉。巍巍如太山靡不歎仰。卿為天人之子。吐言必信審。尚布施不違眾願者。今欲乞丐行蓮華上白象。象名。羅闍和大檀。
太子曰。大善。唯上諸君金銀雜寶恣心所求無以自難。
即敕侍者疾被白象金銀鞍勒牽之來矣。左持象勒右持金甕。澡梵志手慈歡授象。梵志大喜即呪願竟。俱升騎象含笑而去。相國百揆靡不悵然僉曰。斯象猛力之雄國恃以寧。敵仇交戰輒為震奔。而今惠讎國將何恃。
俱現陳曰。夫白象者。勢力能躃六十象。斯國却敵之寶。而太子以惠重怨中藏日虛。
太子自恣布施不休。數年之間臣等懼舉國妻子必為施惠之物矣。王聞其言慘然久而曰。太子好喜佛道。以賙窮濟乏慈育群生。為行之元首。縱得禁止假使拘罰斯為無道矣。
百揆僉曰。切磋之教儀無失矣。拘罰為虐臣敢聞之。逐令出國置于田野。十年之間令慚自悔。臣等之願也。
王即遣使者就誥之曰。象是國寶惠怨胡為。不忍加罰疾出國去。
使者奉命誥之如斯。太子對曰。不敢違天命。願乞布施濟乏七日出國無恨。
使者以聞。王曰。疾去不聽汝也。
使者反曰。王命不從。
太子重曰。不敢違天命。吾有私財不敢侵國。
使者又聞。王即聽之。太子欣然敕侍者。國中黎庶有窮乏者勸之疾來。從其所欲恣之無違。國土官爵田宅財寶。幻夢之類靡不磨滅。兆民巨細奔詣宮門。太子以飲食衣被七寶諸珍恣民所欲。布施訖竟貧者皆富。妻名。曼坻。諸王之女。顏華煒耀一國無雙。自首至足皆以七寶瓔珞。
謂其妻曰。起聽吾言。大王徙吾著檀特山十年為限。汝知之乎。
妻驚而起視太子。淚出且云。將有何罪乃見迸逐。捐國尊榮處深山乎。
答其妻曰。以吾布施虛耗國內。名象戰寶以施怨家。王逮群臣恚逐我耳。
妻即稱願使國豐熟。王臣兆民富壽無極。惟當建志於彼山澤成道弘誓矣。
太子曰。惟彼山澤恐怖之處。虎狼害獸難為止矣。又有毒蟲魍魎斃鬼雷電霹靂風雨雲霧其甚可畏。寒暑過度樹木難依。蒺蔾礫石非卿所堪。爾王者之子生於榮樂長於中宮。衣則細軟飲食甘美。臥則帷帳眾樂聒耳。願則恣心今處山澤。臥則草蓐食則果蓏。非人所忍何以堪之乎。
妻曰。細靡眾寶帷帳甘美何益於己。而與太子生離居乎。大王出時以幡為幟。火以煙為幟。婦人以夫為幟。吾恃太子猶孩恃親。太子在國布施四遠吾輒同願。今當歷嶮而猶留守榮豈仁道哉。儻有來乞不覩所天。心之感絕必死無疑。
太子曰。遠國之人來乞妻子吾無逆心。爾為情戀儻違惠道都絕洪潤壞吾重任也。
妻曰。太子布施覩世希有。當卒弘誓慎無倦矣。百千萬世無人如卿。逮佛重任吾不敢違也。
太子曰。善。即將妻子詣母辭別。稽首于地愍然辭曰。願捐重思保寧玉體。國事鞅掌願數慈諫。無以自由枉彼天民。當忍不可忍含忍為寶。
母聞訣辭顧謂侍曰。吾身如石心猶剛鐵。今有一子而見迸逐。吾何心哉。未有子時結願求嗣。懷妊之日如樹含華日須其成。天不奪願令吾有子。今育成就而當生離乎。
夫人嬪妾嫉者快喜不復相敬。大子妻兒稽首拜退。宮內巨細靡不哽噎。出與百揆吏民哀訣俱出城去。靡不竊云。大子國之聖靈眾寶之尊。二親何心而逐之乎。
大子坐城外謝諸送者。遣之還居。兆民拜伏僉然舉哀。或有躃踊呼天音響振國。與妻進道。自知去本國遠坐一樹下。有梵志自遠來乞。解身寶服妻子珠璣盡以惠之。令妻子昇車執轡而去始欲就道。又逢梵志來從乞馬。以馬惠之。自於轅中挽車進道。又逢梵志來丐其車。即下妻子以車惠之。太子車馬衣裘身寶雜物都盡無餘。令妻嬰女己自抱男。處國之時施彼名象眾寶車馬至見毀逐。未曾恚悔和心相隨歡喜入山。三七二十一日乃到檀特山中。太子覩山樹木茂盛流泉美水甘果備焉。鳧鴈鴛鴦遊戲其間。百鳥嚶嚶相和悲鳴。太子覩之謂其妻曰。爾觀斯山。樹木參天尟有折傷。群鳥悲鳴每處有泉。眾果甚多以為飲食。唯道是務無以違誓。山中道士皆守節好學。
有一道士名。阿周陀。久處山間有玄妙之德。即與妻子詣之稽首。却叉手立向道士曰。吾將妻子來斯學道。願垂洪慈誨成吾志也。
道士誨之太子則焉。柴草為屋結髮葌服。食果飲泉男名。耶利。衣小草服從父出入。女名。罽拏延。著鹿皮衣從母出入處山一宿。天為增泉其味重甘。生藥樹木名果茂盛。
後有鳩留縣老貧梵志。其妻年豐顏華端正。提瓶行汲。道逢年少遮要調曰。爾居貧乎無以自全。貪彼老財庶以歸居。彼翁學道內否不通教化之紀。希成一人專愚龍悷。爾將所貪乎。顏狀醜黑鼻正匾斜身體繚戾。面皺脣弛言語蹇吃。兩目又青狀類若鬼。舉身無好孰不惡憎。爾為室家將無愧厭乎。
婦聞調婿流淚而云。吾覩彼翁鬢鬚正白。猶霜著樹。朝夕希心欲其早喪未即從願。無如之何。
歸向其婿如事具云曰。子有奴使妾不行汲。若其如今吾去子矣。
婿曰。吾貧緣獲給使乎。
妻曰。吾聞布施上士名。須大拏。洪慈濟眾虛耗其國。王逮群臣徙著山中。其有兩兒乞則惠卿。
妻數有言愛婦難違。即用其言到葉波國。詣宮門曰。太子安之乎。
衛士上聞。王聞斯言心結內塞。涕泣交流有頃而曰。太子見逐。惟為斯輩而今復來乎。請現勞徠問其所以。
對曰。太子潤馨遐邇詠歌。故遠歸命庶自穌息。
王曰。太子眾寶布施都盡。今處深山衣食不充何以惠子。
對曰。德徽巍巍遠自竭慕。貴覩光顏沒齒無恨也。
王使人示其徑路。道逢獵士曰。子經歷諸山寧覩太子不。
獵士素知太子迸逐所由。勃然罵曰。吾斬爾首問太子為乎。
梵志恧然而懼曰。吾必為子所殺矣。當權而詭之耳。曰。王逮群臣令呼太子還國為王。
答曰。大善。喜示其處。遙見小屋太子亦覩其來。兩兒覩之中心怛懼兄弟俱曰。吾父尚施而斯子來。財盡無副必以吾兄弟惠與之。攜手俱逃。母故掘蔭其埳容人。二兒入中以柴覆上。自相誡曰。父呼無應也。
太子仰問請其前坐。果漿置前食果飲畢。慰勞之曰。歷遠疲倦矣。
對曰。吾自彼來舉身惱痛又大飢渴。太子光馨八方歎懿。巍巍遠照有如太山。天神地祇孰不甚善。今故遠歸窮庶延微命。
太子惻然曰。財盡無惜矣。
梵志曰。可以二兒給養吾老矣。
答曰。子遠來求兒吾無違心。
太子呼焉。兄弟懼矣又相謂曰。吾父呼求必以惠鬼也。
違命無應。太子隱其在埳發柴覩之。兒出抱父戰慄涕泣呼號且言。彼是鬼也非梵志矣。吾數覩梵志。顏類未有若茲。無以吾等為鬼作食。吾母採果來歸何遲。今日定死為鬼所噉。母歸索吾。當如牛母索其犢子。狂走哀慟父必悔矣。
太子曰。自生布施未嘗微悔。吾以許焉爾無違矣。
梵志曰。子以普慈相惠。兒母歸者即敗子洪潤違吾本願。不如早去。
太子曰。卿願求兒故自遠來。終不敢違便可速邁。太子。右手沃澡。左手持兒。授彼梵志。
梵志曰。吾老氣微。兒捨遁邁之其母所。吾緣獲之乎。太子弘惠縛以相付。太子持兒令梵志縛。自手執繩端。
兩兒躃身宛轉父前。哀號呼母曰。天神地祇山樹諸神。一哀告吾母意云。兩兒以惠人。宜急捨彼果可一相見。
哀感二儀山神愴然。為作大響有若雷震。母時採果心為忪忪。仰看蒼天不覩雲雨。右目閏左腋痒。兩乳湩流出相屬。母惟之曰。斯怪甚大吾用果為。急歸視兒將有他乎。
委果旋歸惶惶如狂。帝釋念曰。菩薩志隆。欲成其弘誓之重任。妻到壞其高志也。化為師子當道而蹲。
婦曰。卿是獸中之王。吾亦人中王子。俱止斯山。吾有兩兒皆尚微細。朝來未食須望我耳。
師子避之婦得進路。迴復於前化作白狼。婦辭如前狼又避焉。又化為虎適梵志遠乃遂退矣。婦還覩太子獨坐慘然怖曰。吾兒如之而今獨坐。兒常望覩吾以果歸。奔走趣吾躃地復起。跳踉喜笑曰母歸矣。飢兒飽矣。今不覩之將以惠人乎。吾坐兒立各在左右。覩身有塵競共拂拭。今兒不來又不覩處。卿以惠誰可早相語。禱祀乾坤情實難云乃致良嗣。今兒戲具。泥象泥牛泥馬泥豬雜巧諸物縱橫于地。覩之心感吾且發狂。將為虎狼鬼魅盜賊吞乎。疾釋斯結吾必死矣。
太子久而乃言。有一梵志來索兩兒云。年盡命微欲以自濟。吾以惠之。
婦聞斯言。感踊躃地。宛轉哀慟流淚且云。審如所夢。一夜之中夢覩老竃貧窶梵志。割吾兩乳執之疾馳正為今也。
哀慟呼天動一山間云。吾子如之當如行求乎。
太子覩妻哀慟尤甚而謂之曰。吾本盟爾隆孝奉遵。吾志大道尚濟眾生。無求不惠言誓甚明。而今哀慟以亂我心。
妻曰。太子求道厥勞何甚。夫士家尊在于妻子之間靡不自由。豈況人尊乎。願曰。所索必獲如一切智。
帝釋諸天僉然議曰。太子弘道普施無蓋。試之以妻觀心如何。
釋化為梵志來之其前曰。吾聞子懷以乾坤之仁。普濟群生布施無逆。故來歸情。子妻賢貞德馨遠聞。故來乞丐。儻肯相惠乎。
答曰。大善。以右手持水澡梵志手。左手提妻適欲授之。
諸天稱壽莫不歎善。天地卒然大動。人鬼靡不驚焉。
梵志曰。止。吾不取也。
答曰。斯婦豈有惡耶。婦人之惡斯都無有。婦人之禮斯為備首矣。然其父王唯有斯女。盡禮事婿不避塗炭。衣食趣可不求細甘。勤力精健顏華踰輩。卿取吾喜除患最善。
梵志曰。婦之賢快誠如子言。敬諾受之。吾以寄子無以惠人。
又曰。吾是天帝釋非世庸人也。故來試子。子尚佛慧影範難雙矣。今欲何願恣求必從。
太子曰。願獲大富常好布施無貪踰今。令吾父王及國臣民思得相見。
天帝釋曰。善。應時不現。梵志喜獲其志行不覺疲。連牽兩兒欲得望使。兒王者之孫榮樂自由。去其二親為繩所縛。結處皆傷哀號呼母。鞭而走之。梵志晝寢二兒迸逃。自沈池中荷蒻覆上。水蟲編身寤行尋求。又得兒矣。捶杖縱橫血流丹地。天神愍念解縛愈傷。為生甘果令地柔軟。兄弟摘果更相授噉曰。斯果之甘猶苑中果。斯地柔軟如王邊縕綖矣。
兄弟相扶仰天呼母涕泣流身。梵志所行其地岑巖。礫石刺棘。身及足蹠其瘡毒痛。若覩樹果或苦且辛。梵志皮骨相連。兩兒肌膚光澤。顏色復故。歸到其家喜笑且云。吾為爾得奴婢二人。自從所使。
妻覩兒曰。奴婢不爾。斯兒端正。手足悅澤不任作勞。孚行衒賣更買所使。
又為妻使欲之異國。天惑其路乃之本土。兆民識焉僉曰。斯太子兒也。大王孫矣。
哽噎詣門上聞。王呼梵志將兒入宮。宮人巨細靡不噓唏。王呼欲抱兩兒不就。王曰。何以。
兒曰。昔為王孫今為奴婢。奴婢之賤緣坐王膝乎。
問梵志曰。緣得斯兒。對之如事。
曰。賣兒幾錢。
梵志未答。男孫勦曰。男直銀錢一千。特牛百頭。女直金錢二千牸牛二百頭。
王曰。男長而賤。女幼而貴其有緣乎。
對曰。太子既聖且仁。潤齊二儀天下喜附。猶孩依親。斯獲天下之明圖。而見遠逐捐處山澤。虎狼毒蟲與之為鄰。食果衣草雷雨震人。夫財幣草芥之類耳。坐見迸棄故知男賤也。黎庶之女苟以華色處在深宮。臥即縕綖蓋以寶帳。衣天下之名服。食天下之貢獻。故女貴也。
王曰。年八孩童有高士之論。豈況其父乎。宮人巨細聞其諷諫莫不舉哀。
梵志曰。直銀錢一千。特牛牸牛各百頭。惠爾者善不者自已。
王曰。諾。即雇如數。
梵志退矣。王抱兩孫坐之于膝。王曰。屬不就抱。今來何疾乎。
對曰。屬是奴婢。今為王孫。
曰。汝父處山何食自供。
兩兒俱曰。薇菜樹果以自給耳。日與禽獸百鳥相娛亦無愁心。
王遣使者迎焉。使者就道。山中樹木俯仰屈伸。似有跪起之禮。百鳥悲鳴哀音感情。
太子曰。斯者何瑞。
妻臥地曰。父意解釋使者來迎。神祇助喜故興斯瑞。
妻自亡兒臥地。使者到乃起拜王命矣。使者曰。王逮皇后捐食銜泣。身命日衰思覩太子。
太子左右顧望。戀慕山中樹木流泉收淚昇車。自使者發舉國歡喜。治道掃除豫施帳幔。燒香散華伎樂幢蓋。舉國趍蹌稱壽無量。大子入城頓首謝過退勞起居。王復以國藏珍寶都付太子勸令布施。鄰國困民歸化首尾。猶眾川之歸海。宿怨都然拜表稱臣。貢獻相銜賊寇尚仁。偷賊競施干戈戢藏。囹圄毀矣群生永康。十方稱善積德不休。遂獲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道法御天人師獨步三界為眾聖王矣。
佛告諸比丘。吾受諸佛重任誓濟群生雖嬰極苦。今為無蓋尊矣。太子後終生兜術天。自天來下由白淨王生。今吾身是也。父王者阿難是。妻者俱夷是。子男羅云是。女者羅漢朱遲母是。天帝釋者彌勒是。射獵者優陀耶是。阿周陀者大迦葉是。賣兒梵志者調達是。妻者今調達妻旃遮是。吾宿命來勤苦無數。終不恐懼而違弘誓矣。以布施法為弟子說之。
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